服務熱線
86-132-17430013
品牌 | 其他品牌 |
---|
洛陽回收西門子PLC模塊 洛陽回收西門子PLC模塊
能源需求增長與能源效益提升如影相隨
當今時代,每生產價值一美元的商品,平均需要消耗相當于0.19公升石油——即一滿杯石油——的能源。而在1990年,這一用于表明能源強度的數字為四分之一公升。今天,進一步降低能源強度是實現歐盟設定的目標——在2050年之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0%——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實上,各國已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自1990年以來,德國的能源強度可能已從0.17公升降至0.11公升。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比如西班牙)低于這一數字,因為它們的氣候條件更加適宜。 此外,中國在這方面也已取得了重大進步。盡管中國巨大的能源胃口受到*的廣泛批評,自1990年以來,中國的能源強度已從0.72公升降至0.27公升。
能源署(IEA)的數字表明,主要得益于技術創新,從1980年到2010年,能源強度年均降幅高達1%。比如,電控永磁電機問世后,電機的能效飛速提升至90%。盡管如此,自1990年以來,初級能源消耗量卻增長了50%以上。雖然在此期間世界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突破71億這一事實不容爭辯,但情況仍發人深省。
問題的根本原因可歸結為一個詞:舒適。相比以前,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今要求擴大生活空間。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路上行駛的汽車越來越多,人們也能負擔以往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東西。據能源署發布的《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主要耗能大國都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能效提升計劃。如果這些計劃得到嚴格實施的話,按每年下降1.8%的速度計算,2010年至2035年,能源強度總共將下降36%。要實現這一目標,世界各國每年需要投入1,580億美元的資金。
這些預測切合實際嗎?當然。位于卡爾斯魯厄的弗勞恩霍夫系統與創新研究院在向德國聯邦環境部提交的報告中,給出了詳細的論述。報告指出,截至2050年,歐盟的能源需求將在1990年的基礎上下降57%,每年可節省大約5,000億歐元的能源成本——也就是說,上述必要投資中只能收回90%多一點。建筑物改造帶來的能效提升潛力大,空間廣。研究表明,建筑物的能源需求多可降低71%,主要手段包括改善現有建筑的隔熱性能,引進現代化樓宇科技和節能供暖和熱水系統。交通運輸業的節能空間可能為53%,主要手段包括改善交通管理、推廣節能駕駛和改善物流系統。2050年以前,工業部門的能源需求也可能降低52%,其中四分之三可通過改進蒸汽生產和電機而實現。
然而,工商業的目標不僅僅是提升能效,它們還需兼顧節約成本。原料是制造業的大生產成本要素,占總生產成本的40%以上。近,德國聯邦經濟技術部委托弗勞恩霍夫系統與創新研究院對近1,500家汽車制造、機械制造、電子和食品企業開展了一項調查,根據接受調查的企業估計,它們大約可節省7%的原料成本,相當于每年減少480億歐元的開支。
保持經濟增長,還要降低能源需求——這可能嗎?可能——在特定條件下。例如,自1990年以來,丹麥的能源需求下降了18%,而其國內生產總值卻上漲了41%。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丹麥人不遺余力地建造天然氣發電廠,用于區域供暖和供電,其總體效率高達90%。與此同時,他們還大力發展風電?,F在,丹麥要求企業更高效地使用能源。2013年至2015年,丹麥電力公司每年的能效提升率必須達到2.6%,而自2015年開始,這一數字將上升至2.9%。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措施贏得了認可,可幫助企業在客戶的配合下,實現這些目標。以往的經驗表明,這種客戶關系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競爭優勢。
歐盟以丹麥模式為參照提出了能源效率指令,但給電力公司設定的能效提升指標卻遠遠低于丹麥,每年僅為1.1%。因此,歐盟“2050能源路線圖”描繪的能效方案,僅占弗勞恩霍夫研究院估算的節能潛力的72%。弗勞恩霍夫研究院的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節能的空間仍然很大,尤其是對工業企業和住戶而言。盡管如此,歐盟仍然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只有歐盟一些國家、美國的一個州和澳大利亞頒布了具約束力的能效法規。
然而,這些法規沒有考慮到所謂的“反彈效應”。例如,安裝熱泵之后,如果將因此而節省的電費用于乘坐飛機,或者將熱泵溫度設得過高,那么,這一旨在改善能效的舉措將會是徒勞無功的。歐盟開展的一項研究揭示,反彈效應導致的能效損失在10%至30%之間。根據伍珀塔爾氣候、環境、能源研究所做一項研究,經濟學家Tilman Santarius表示,長遠來看,這一數字可能高達50%。
就如何避免上述情況而言,目前還沒有明確方案。即使是丹麥也缺乏更好的措施,只能呼吁人們增強環保意識,改變行為。因此,人們對于未來風能的美好預測開始降溫。未來學家Jorgen Randers在羅馬俱樂部發布的《2052年》報告中預測,與2010年相比,2052年的能源強度僅僅降低三分之一,與“一切照常”的情況下的降幅相差無幾。Randers認為,只要有效的激勵措施——如征收合理的碳稅——在政治上行不通,那么提出更高的期望就不切實際。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扮演著關鍵角色。他們的購買決策會對制造業造成影響。這就是Randers持審慎樂觀態度的原因。根據德國聯邦信息技術、電信和新媒體協會的近期開展的一項調查,8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準備花更多的錢來買節能型電子產品。事實上,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愿意為此多花5%或更多的錢。